歡迎進入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
文化研究
試論文化與邊疆治理
發布者:熊英 發布日期:2016-12-22 58528

摘 要:從文化的視野來考量邊疆治理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有效利用文化治理的作用,推崇多元文化下的和合生一,從新型的文化邊疆觀出發統籌內外戰略和策略,達到國家和邊疆的繁榮與穩定。

關鍵詞:文化;邊疆;治理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文化的差異導致國家治理層面應充分發揮文化的治理作用,如何有效的將文化的治理功能與邊疆治理結合起來,是目前我國解決邊疆問題的一種新思路。

一、文化與邊疆治理的國內外相關研究

(一)文化與文化治理

自20世紀以來,文化的重要性受到了世界各國不同層面的關注與重視,大量涉及文化的交叉學科不斷出現,在這種背景下,治理理論被應用到文化領域。較早將治理引入文化研究的是英國伯明翰學派,早期的伯明翰學派帶有馬克思主義和葛蘭西文化霸權特色,發展到后期受福軻治理術的影響,表現在對文化政策的研究上。文化對于治理,是一種手段、措施和支撐,也是一種目標、內容和引領。文化的治理功能對社會和人的影響和控制不具有強制性,其作用發揮過程是人的思想和行為從內而外的轉化過程,因而也是穩定和持久的。國內一些學者基于本土經驗,將治理理論的這一立場與文化領域的思考相結合。他們指出,伴隨政府職能的演變,文化領域中傳統的公共文化管理體制也確實應該向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轉變。通過“把治理引人公共文化服務”的呼吁,文化治理有了它本土語境中的命意。學者胡惠林認為,“文化治理強調政府主導作用與社會共治的結合,試圖通過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安排,借助文化的功能解決國家發展中的問題”。通過文化的作用,促進社會價值形成共識、文明成為主流、利益得到調和、沖突實現消弭、矛盾取得化解,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和進步。

文化與治理的結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既體現了文化的功能特性,也表達了治理的發展方向。通過文化治理謀求文化一元與多元的包容整合;通過文化治理謀求制度與科學發展的統一對應;通過文化治理謀求政治和經濟的統籌協調;通過文化治理謀求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的和諧統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發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有機結合,是當代世界各國實現國家有效治理的戰略選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在文化領域,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無論在實踐還是理論探索層面,“文化治理”都已成為一個值得關注和需要探索的問題。

(二)邊疆與邊疆治理

邊疆始終與“民族、宗教、欠發達、反分裂等字眼緊密相關,“邊疆”是用以標志國家與邊界相連的區域,包括很多含義,諸如:政治、地理、文化、經濟、社會等,邊疆概念的演變有其特定的歷史發展邏輯,從王朝國家時期的統治所及范圍到現代民族國家明確的邊界界定范圍,從單一的地理含義演繹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性的系統概念。當前對邊疆的理解角度已愈來愈多元,邊疆及邊疆治理觀的豐富性、多樣性和動態性研究也逐漸得到重視。但對當代邊疆內涵進行全面深入的開拓性研究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如周平、馬大正、何明等。關于邊疆觀目前主要有二種,狹義的小邊疆和大邊疆觀,前者主要指地理意義上的,局限在本國的邊疆領土和周邊國家。后者指站在全球的視野上,全方位統籌考慮國家的戰略決策。

邊疆治理方面,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對地緣政治關系便有深刻的認識,提出了 “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應用于戰爭的策略,在處理核心區域與邊疆的關系方面,古人又提出“以藩為屏”、“以夷治夷”等重要的策略與思想。關于古代治邊的具體政策方式,主要包括移民、設治、駐兵、軍民屯田、和親、盟誓、納質、朝貢、互市、羈縻政策與軍事鎮守相結合等等。云南大學方鐵教授在《古代治理邊疆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構想》一文中認為“守中治邊”與“守在四夷”是古代治邊的核心思想,古代王朝國家還形成了如下治邊理念或原則:內地與邊陲兩者,可喻為主體與枝節的關系;“不以蠻夷而勞中國” ,“治安中國,而四夷自服”;“欲理外,先理內”;謹守祖業、注重維護國家統一;以臣服或藩屬的夷狄為國家邊陲之藩籬;“謹事四夷”與對邊陲慎用刀兵等。1949年,新中國成立,對于邊疆治理,中國學習蘇聯模式,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理論將邊疆問題化作民族問題加以處理,現階段邊疆治理方面我國采用的是邊疆省區實行省制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并行的行政區劃體系,對于邊疆民族地區存在的差距多采取幫扶、政策傾斜等措施。

(三)邊疆文化治理

從文化的視野來考量邊疆治理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從國家安全戰略的角度研究文化治理問題,可以提升國家的軟實力,降低統治成本,維護國家繁榮與穩定,粉碎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冷戰思維文化侵略戰略,對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繁榮昌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關于邊疆文化治理這一領域屬于新鮮、探索的階段,研究和可借鑒的資料不多,我國學者們多提出多元文化下的和合生一,推崇文化的融合、整合從而達到邊疆的有效治理。筆者也贊同邊疆文化的多元融合,但同時也應保持特有的鮮明民族性,達到文化的融合而不失其鮮明特色,同時運用新邊疆觀探索文化治理邊疆的新路徑,解決長期遺留的邊疆歷史問題。

目前邊疆治理尤其是西藏、新疆的治理研究是當前我國的一個熱點也是難點,以文化治理為視角的專門研究成果較少。站在小邊疆觀來看,邊疆治理問題主要與周邊國家的地緣政治、領土糾紛、極端民族主義、極端宗教主義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對邊疆民族地區的影響有關。從文化治理的角度考慮,邊疆治理與民族宗教信仰關聯極大,處理不當會導致民族宗教問題,影響邊疆的安全和國家的穩定。站在大邊疆觀來看,在世界反華勢力的影響下,民族分裂分子及組織,從事的一系列分裂活動,對我國的經濟建設、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宗教、民族問題仍抱著冷戰思維不放,把中國視作主要的潛在對手,欲借反恐契機,圖謀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合圍之勢,造成了我國邊疆局勢的緊張。

二、國際局勢與邊疆現狀分析

美國主控國際事務的能力和意愿在下降,表現出了“不愿管”、“不敢管”、“管不了”這樣一種狀態。對于急待經濟脫困的歐盟,其主要的精力放在經濟的復蘇和政治的整合。俄羅斯處于較孤立的狀態,其實力雖然大增,但始終是美國的重點戒備對象,有望與中國聯手突破僵局。印度、日本等國在合縱邊橫中謀求本國的私利。世界面臨著大失序的這樣一種狀態。目前的狀況是沒有哪一級占據絕對的優勢,處于“斗而不破、和而不同”這樣一種狀態。

我國與15個國家山水相連,邊境線長達2.2萬公里,有30多個民族屬于跨國民族,云南就有16個跨國少數民族,這些跨國民族由于地理、歷史、文化、經濟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因素的存在增添了邊境民族問題的復雜性,且邊疆又多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族與宗教聯系密切,文化差異較大。邊疆與大國優勢地緣戰略建構、國家認同、祖國統一密切相關,治邊治國緊密相連。邊疆戰略會影響到本國、鄰國、輻射到全球。邊疆的重要性體現在涉及民族、宗教、陸權、海權、領空、發展、防衛、認同因素,以及突顯的全球戰略。海域方面,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與我國的海域領土存在爭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阻礙了我國與周邊國家和諧發展,美國利用我國同周邊國家存在的領土或海域的糾紛,挑動我國的周邊國家的關系,制造緊張局勢,稍有不慎,陷入糾紛與戰亂。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布局,增加了局勢的不穩,加大了各地區的軍備競賽,有利于美國發展本國的軍事高科技經濟。

三、文化與邊疆治理的一些看法

中國延用了幾千年的邊疆觀,發展到今天,需要作出調整以適應變化了的國內、國際局勢。新邊疆觀應以全球的眼光來看待中國,根據國家疆域觀發展變化后的國際形勢來看待邊疆,將邊疆置于國家和全球發展的全局中,分析形勢,作出相應的戰略及對策調整。國家安全觀已從傳統的以軍事實力攫取領土轉向到開拓諸多要素的世界市場。邊疆的地緣政治價值逐漸被地緣經濟等諸多價值所融入,實現一種“雙贏”或“多贏”的局面。

(一)文化的多元融合、和合生一

文化力的作用在于間接、和緩,春風化雨般的潤物細無聲。唐、漢的強盛有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化的強盛,在東亞國家具有國際性。實踐證明多民族地區開放、自由、平等的文化環境有利于民族團結和各民族的共同發展;相反,區隔、封閉、歧視性的文化環境,則容易滋生民族隔閡,阻礙各民族自身的發展,文化的有效作用,在于利用好文化治理的功能作用,維護穩定,推動經濟、社會的繁榮向前發展。

文化和諧,追求“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是不相悖”的合和情景,和合生一,一體多元的文化特色。文化的融合要以漢文化為主或為統領下積極發展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經濟的發展也應如此。前蘇聯、南斯拉夫等國家導致的分裂就是沒有致力于民族融合、中央的經濟地位不如民族地區所造成的。對于民族優惠政策的看法,消化民族關系,強化公民意識這是主基調,可以采取地區優惠政策,用緩慢漸近式的方式逐步取消民族優惠政策。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強化國家的認同,從發展的角度看,我們應把國家認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認同的地位,國家的文化認同必須大于族群的文化認同;應該通過構造中華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礎和文化象征符號的重建,增加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重疊內容,以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二)文化的跨國交流與合作

在新型的邊疆觀下,促進各國的文化與交流應是一種常態??鐕奈幕涣?,針對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要實現互利、共享、雙贏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跨國的公共外交與文化交流,增進相互的交流與理解,樹立良好的大國形象。公共外交的首要目的就是讓外國民眾了解我國,促進相互理解,尤其是文化方面,因為文化的充分溝通是其它一切溝通的基礎前提。中國現處于大發展的階段,如果對外溝通交流不暢的話,會讓很多國家或民眾產生誤解,對中國的印象不好,也就是樹立中國在國外良好形象的問題,因此要擴大增進對外交流與溝通。在這過程中也可以傳播中國好的文化與價值觀。在文化的溝通與傳播的過程中也是學習別國文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首先要充分尊重別的傳統與文化,不要輕易忘加結論說誰優誰劣的問題。更不用說明施加影響或武力去征服,而是把好的東西放在哪里,讓民眾自由選擇,達到潤物細無聲的這樣一種效果,相反美國“9.11”事件就是一個慘痛的血的教訓。

(三)“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的實施,其實就是與沿途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種元素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達到和合雙贏、共同發展、共享成果這一目標。中亞的絲路經濟帶方面,中國的絲路經濟帶戰略與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高度契合,亞投行,“絲路基金”將為絲路經濟帶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絲路經濟帶受到中亞各國的普遍歡迎。“海上絲路”戰略方面,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目的是加強與海上沿線各國的交流合作,推動雙邊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統籌沿線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需求,以保障各國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全面合作、構建利益和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發展互利共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逐步形成政治穩定、經濟安全、文化包容的區域合作”。“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也是我國新型邊疆觀的全方位拓展。

(四)臺灣問題的解決

臺灣地區各方面的發展都融入了東、西方的元素。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在于祖國的強盛,讓臺灣形成強大的歸屬感,通過對話交流溝通等方式解決,我國已出臺了《反分裂國家法》,必要時訴諸武力。一是加強海峽兩岸各方面的聯系交流,即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全方位立體式的溝通與交流,讓臺灣與大陸水乳相融,相互依存。二是擠壓其政治、經濟、外交等的發展空間,讓其各方面的發展滯后。尤其是主張臺獨的民進黨上臺執政話,更應如此。前蘇聯、南斯拉夫等國家導致的分裂就是沒有致力于文化等的融合、中央的經濟地位不如民族地區所造成的。相反如臺灣各個方面的發展滯后于大陸的話,歸屬,歸附感就會自然形成。三是扶持和培養維護祖國統一、反對臺獨的黨派。

(五)西藏、新疆的文化與宗教

我國歷代王朝治理邊彊基本采取的是因俗而治的政策。對待民族分裂、民族問題,推崇多元文化下的和合生一,文化的融合、整合從而達到邊疆的有效治理。由于對多元文化的包容,造就了以漢文化為中心,多元民族文化及宗教的豐富多彩及包容,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邊疆少數民族與中原王朝多次出現分分合合,但大一統的觀念共存于漢族與各少數民族觀念中,既出現了漢唐盛世,也有蒙元、大清帝國。

西藏文化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文明,獨具神奇的魅力,而當前政府要做的就是如何保護、深挖西藏文化的潛力與魅力。民族問題始終與宗教相聯系,而宗教一旦與政治相結合,就會對國家與社會產生具大的推動力或破壞力,國家在對待西藏宗教問題上,應避免宗教事務的政治化傾向。宗教只能與經濟、文化、生態、社會發生作用,產生它應具有的好的功能。諸如:道德規范、保護生態、傳承文化多樣性、產生經濟價值等。

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部,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陸地邊境線5600公里,周邊與八個國家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是歷史上溝通東西方和絲綢之路的要沖,位于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是東西文化、民族、宗教的交匯之處。是當代“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新疆居住著多個民族,廣泛信仰伊斯蘭教,民族、宗教關系較為復雜。疆獨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蘇聯解體與泛突厥主義緊密相連的“東突”勢力受到國際宗教極端組織的鼓噪,建立所謂的“東突厥斯坦”為目的,勾結國際恐怖主義危害中國各族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民族、宗教問題國際化的特點。

伊斯蘭教信仰及恐怖主義方面問題的解決,一是要正確區分溫和派穆斯林即主流多數與少數的極端主義者,很多人會產生錯誤的看法把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看成恐怖分子。二是在穆斯林國家和地區要充分尊重其文化、信仰及民愿,這是與穆斯林民眾和諧相處的基礎。三是尊重伊斯蘭教和利用《古蘭經》積極正面作用引導溫和派穆斯林反對恐怖主義,實現和平。

 

參考文獻:

[1]胡惠林.國家文化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周平.我國的邊疆與邊疆治理[J/OL].政治學,2008-04-18.

[3]陳霖.中國邊疆治理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71頁.

[4]呂朝輝.當代中國陸地邊疆治理模式創新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5月.

[5陳振國.和合生一:文化融合造就一體的社會[D],上海:華東師大,2012年12月.

[6]王力雄.西藏問題的文化反思,戰略與管理.1999(5).

[7]馬大正.試論當代中國邊疆治理的幾個問題[J/OL].西北民族論叢,第十輯.

[8]孫勇.大邊疆戰略視野下的“西藏問題”分析[J/OL].西部發展研究,2013.

[9]謝新松.文化的社會治理功能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3年6月.

[10]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M],時事出版社,2014/2015.189頁.

[11]周平,李大龍中.國的邊疆治理:挑戰與創新[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2頁.

[12]張植榮.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當代中國的挑戰及由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55頁.

[13]趙啟正.跨國對話:公共外交的智慧[M],新世界出版社,2012.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高清专区_97色伦97色伦国产_男人和女人做爽爽免费视频_乱子伦在线观看农村